飛利浦顯示器亮相2021 BilibiliWorld,打造Z世代電競狂歡盛宴!
作為近年來火熱的ACG展會, BilibiliWorld自2017年至今,受到了眾多資深二次元愛好者的追捧。7月9日至11日,2021 BilibiliWorld(以下簡稱BW)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本次展會,百年皇家品牌飛利浦攜多款猛騰M1系列電競顯示器亮相嗶哩嗶哩主舞臺、電競學院,與知名硬件品牌展開夢幻聯動,并邀請知名主播來到現場直播,為玩家打造“星光夢之旅”,帶來一場精彩的電競盛宴!
打破次元壁,聯名款顯示器首發亮相
今年,飛利浦顯示器與嗶哩嗶哩電競旗下BLG電子競技俱樂部簽約,在專業電競領域再下一程。這次展會現場,bilibili E-sports x 飛利浦聯名款顯示器275M1RZPRO首發亮相。這款顯示器背面采用了嗶哩嗶哩電競IP形象“小閃電”、“吉祥物”小海豹元素進行設計,搭配科技藍,將電競文化與顯示裝備相融合,給玩家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同時,它采用了2K Nano IPS技術面板,擁有170Hz高刷新率、1ms灰階響應時間,搭載流光溢彩(電競AI燈效)技術,能夠為玩家帶來暢爽的競技體驗。
多品牌聯動,為玩家提供豐富體驗
此次展會共設置了4個大場館,每個展館又有不同版塊的分區,包括動漫、游戲、UP主、虛擬樂園、電競學院等,讓觀眾能夠親身體驗零距離接觸的真實感。在電競學院,現場設置了復古游戲體驗區、新設備體驗區、皇城PK等多個游戲體驗區,供玩家前來解鎖體驗。此外,電競舞臺還邀請到了官方解說、人氣UP主以及職業選手來到現場助陣,為電競愛好者帶來精彩的舞臺表演。
為了能夠給電競玩家們帶來次世代震撼電競體驗,除了聯名款顯示器,多款飛利浦猛騰M1系列電競顯示器,如4K 144Hz新品279M1RVE、2K Nano IPS電競顯示器275M1RZ等也亮相BW展會現場,通過與英特爾、七彩虹等知名硬件品牌的聯動,讓玩家親身體驗硬核電競產品的強悍戰斗力。
兩大主播齊上陣,現場直播送好禮
針對無法來到現場的二次元愛好者、電競游戲玩家,本次展會飛利浦顯示器還特別邀請了裝機領域知名主播二丫頭、貓的電腦日記蒞臨現場直播,帶大家一起“云逛展”,參觀不同的展臺,講解亮相現場的飛利浦猛騰M1系列電競顯示器、bilibili E-sports x 飛利浦聯名款顯示器,并在B站、抖音直播間展開多輪福袋抽獎。此外,兩位主播還與現場的觀眾進行互動、贈送好禮,驚喜不斷。兩個平臺累計觀看量超2萬人次,圈粉無數。
為期3天的BW展繽紛多彩,匯聚了電競游戲、動漫、桌游、服裝、聲音扮演,給二次元愛好者帶來了沉浸式體驗。飛利浦顯示器在這次展會中,通過性能強悍的電競產品帶玩家置身于游戲世界,盡情釋放電競激情。明年BW展,期待精彩再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推薦
-
飛利浦顯示器亮相2021 BilibiliWorld,打造Z世代電競狂歡盛宴!
作為近年來火熱的ACG展會, BilibiliWorld自2017年至今,受到了眾多資深二次元愛好者的追捧。7月9日至1...
來源: -
-
熱點更多》
-
研究人員在螞蟻身上發現新型子囊菌 真菌寄生可將螞蟻失去自主意識
我們院子里的潮濕陰暗處會長出蘑菇,然...
-
研究團隊成功研制了高功率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探測實驗系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劉玉柱課題組,在...
-
三項團體標準初步拉起智能終端適老化設計技術圍欄
6月29日,電信終端產業協會、中國電子視...
-
世界5G大會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經國務院批準,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
-
科學家首次確切發現兩個黑洞吞噬中子星事件 但沒有觀測到爆炸現象
據《科學》報道,科學家發現了兩個黑洞...
快訊更多》
財富
- 研究團隊成功研制了高功率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探測實驗系統
- 三項團體標準初步拉起智能終端適老化設計技術圍欄
- 世界5G大會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 科學家首次確切發現兩個黑洞吞噬中子星事件 但沒有觀測到爆炸現象
- 稀土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企業前五個月的產值達38.2億元
- 納米級硼酸鹽生物活性玻璃 有望成為下一代皮膚傷口修復敷料
- 技術創新推廣冰雪運動 游戲中感受“科技冬奧”的樂趣
- “基因剪刀”可幫助患者肝臟幾乎停止產生有毒的蛋白質
- 5G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快速部署和商用
- 研究員揭示了B類MADS-box基因調控心皮發育的新功能及其機制
- 球狀星團帕洛瑪5將在10億年時間內“噴完”它的所有恒星
- 國產絕緣材料的高壓電纜首次掛網運行 刷新高壓電纜應用新紀錄
- 這棟樓達到近零能耗建筑水平 由多項先進綜合性技術支撐
- 技術創新推廣冰雪運動 游戲中感受“科技冬奧”的樂趣
- 風云三號E星可更好應對氣候變化 新軌道填補衛星觀測空白區
- 海倫堡地產打造健康智慧新體驗房源,致力于讓每一個用戶滿意
- “基因剪刀”可幫助患者肝臟幾乎停止產生有毒的蛋白質
- “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捕捉到火星上散落的極光 幫助人們更加了解火星
- 我國風云四號B星成功獲取首批高精度高時效可見光觀測圖像
- 中國品牌在歐洲杯秀出科技實力 “借船出?!边M一步激活海外市場
- 研究人員研究表明減壓之后會讓白發的顏色恢復
- 郭宏新利用熱棒技術治理凍土 讓路基永遠保持冷凍狀態
- “大地測量師”張小紅丈量大地 率隊提升“北斗”定位精度
- 原子鐘性能水平表明下一代原子鐘或可實現深空探測器近乎實時的導航
- 航空業減碳行動刻不容緩 零碳是航空業的“重中之重”
- “內蒙古一號”衛星成功發射 構建起生態監測新格局
- 航天員的艙外“好幫手”機械臂大展身手 艙外維修與輔助工具首次亮相
- 5G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快速部署和商用
- 我國實現了速率達18.8Gbps的迄今世界最快實時量子隨機數發生器
- 獻禮建黨百年|優炫軟件黨支部開展黨建系列活動
- 優炫軟件與清華大學舉行學生實踐基地授牌儀式
- 多企業聯合發起成立量子生物化學行業應用生態聯盟
- 研究員揭示了B類MADS-box基因調控心皮發育的新功能及其機制
- 全球首款全身5.0T磁共振首次實現了超高場全身臨床成像
- “基因剪”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亮出閃亮刀鋒 “剪開”DNA雙鏈
- 研究人員攻克超導高頻腔 速調管 探測器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
- 人工智能解析中低分辨率的結構 揭示膽固醇代謝的關鍵調控機理
- 大數據分析平臺能模擬分析疫情且能自我成長
- 最新研究表明經常喝咖啡的人患慢性肝病的風險較低?
- 研究人員在螞蟻身上發現新型子囊菌 真菌寄生可將螞蟻失去自主意識
- 超薄充氣設備可治療頑固性疼痛 或將成為長期解決疼痛的方案
- 科研人員使鋰離子電池具有“抗寒性” 避免低溫下電荷大量損耗
- 絲綢廢料可制作新型抗菌材料 可用于醫學和運動服以及運動鞋制造
- 金星云中水分相對可用性太低 生命體難以存續
- CRISPR基因編輯療法使血清中的轉甲狀腺素蛋白水平平均下降87%
- DTCC2021中國數據庫技術大會十大亮點精彩預覽
- 健康+ 2.0 丨海倫堡重新定義健康的人居壞境
- 航天誘變+選育技術 創制新種質選育新品種
- 首臺科研設備電子槍順利完成安裝 HEPS工程建設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 “近零能耗”農宅充分利用太陽能 給房子披件棉襖
- 廣湛高鐵采用單洞雙線高鐵海底隧道形式首次穿越湛江灣海底
- 我國“科學”號科考船實現了科學家“將實驗室搬到海底”的創想
- 紫外線作“開關” 可控制可見光與紅外線的透過率
- 首個1500米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正式投產
- 電動汽車減重瘦身勢在必行 “瘦身攻略”讓電動汽車更輕更安全
- 加速5G技術應用 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 三大探測項目相繼“出爐” 或將揭開與地球大小相當的金星的面紗
- 研究團隊首次確認觀測到來自黑洞和中子星碰撞的引力波
- 618游戲黨購機攻略:閃電啟動+線性馬達,Reno6 Pro+性能滿分!
- 5G旗艦天花板?Find X3 Pro靠10億色臻彩屏+LTPO折服一大波用戶
- Find X3系列影像實測:暗光拍照毫無壓力,色彩出眾,細節到位
- 吉林華微電子: 自主研發砥礪行 助力打造“中國芯”
- 如何做網站設計,從選擇UI設計工具開始!
- 2021中國(煙臺)服務外包領軍者大會開幕
- 基因設計培育出第一代雜交馬鈴薯“優薯1號” 并可以正常繁殖后代
- 中關村創客小鎮聯手百度智能云 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 大數據信息技術助力貴陽綜合保稅區提升辦事效率
- “醫工交叉”助力高端醫療器械實現國產替代
- 多措并舉推進開源創新體系建設 助力數字技術開源發展
-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激活特定基因和導致癌癥發生的新機制
- 科學家首次捕捉到粲介子從物質“變身”到反物質的過程
- 冰雪裝備科技創新力提高 攻破“高速大運量脫掛式客運索道”核心技術
- 成都高新區設立新型研發機構 打通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 研究人員揭示東亞與東南亞交匯處人群遷徙與互動的歷史
- 研究員以靜電紡絲技術設計出高性能靜電紡納米纖維可穿戴濕氣發電機
- 新型超級計算機Dojo或將超越目前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富岳
- 交易鑒證服務落地 實現水費繳納和發票開具的即繳即開即收
- 大學生技能挑戰大賽圓滿落幕,小布助手學術顧問委員會接續產學互融助推行業發展
- 高科孵化器在武漢開園 將通過“三區聯動”構建新型雙創服務平臺
- 廣州設立規模50億元的氫能產業基金 助推氫能產業技術攻關
- 科學家實驗觀測到非馬爾科夫性 證明了量子記憶效應的操作依賴性
- 距今約4.23億年前的袖珍邊城魚 或填補從魚到人的演化史關鍵缺環
- 研究人員結合人工智能算法 實現“意念寫字”
- 地外文明或有可能看到地球 并能接收人類制造的無線電波
- 無人機成各行業“寵兒” 健康發展需制衡之道
- 子午工程二期開建 助力我國空間環境地基監測能力進世界前列
- 青島市的科技成果評價“青島模式” 在全國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 我國近零能耗辦公建筑 助力推出國際首部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
- 紛繁萬物被裝進“數值實驗室” 首個地球系統模擬大科學裝置啟用
- 激光打印硅納米顆粒技術 能夠用顆粒覆蓋大面積的區域
- 講好中國特色創新故事 助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 窗口期不斷縮小 政協委員呼吁集成電路領域重大專項急需啟動
- 重慶市瞄準主要目標 耗資1200億元投入支持科技創新
- 中交路達力盡心做好每件產品,保證橋梁建設安全
- GIB|英國可持續解決方案將亮相首屆中國建筑科學大會暨綠色智慧建筑博覽會
- 高質量的基因組圖譜 揭示原始特征的分子機制
- 全新RNA納米靶向遞送平臺 可調控心肌梗死后炎癥反應改善心肌重構
- 科學家從距離地面幾公里探測所有活生物體的關鍵分子特性
- 科研團隊用科學技術為黑土地“把脈問診”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光敏蛋白 實現用光學方法控制細菌感染
- 國內首套輸電線路全景智能監測裝置投運 可從500千伏導線中感應取電
- 朔黃鐵路移動閉塞系統成功開投 大幅提升重載運輸的自動化水平
- 噴墨打印技術用有機聚合物構建出超材料 可用電調節其性能
- 國際首臺套2毫牛推進系統 將為低軌導航增強星座衛星提高變軌能力
- 首次獲取青藏高原大范圍湖泊實測水質參數 pH值呈南高北低態勢
- 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出新 兩款新復興號的服務將更加人性化
- 河北省“科普大篷車”以多種方式 打通全省農村科普“最后一公里”
- 榮膺“盤古獎”!優炫數據庫自主創新護航數字化轉型
- 聯苯環辛烯類木脂素物質靶向TRBP蛋白可治療肝癌
- 智慧銀行走一波!京東方攜手中國民生銀行放大招,操作天秀
- 人工智能助力質檢環節既輕松又精準 提升生產智能化水平
- 科技助推東疆智能化治海 東疆岸線治理充滿浪漫和科技感
- 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實現
- 5G賦能千行百業 “會計算”的“大腦”實現降本增效
- 研究解析玉米籽粒淀粉含量的遺傳基礎 為玉米產量提供理論依據
- 研究發現水稻內質網脅迫應答新因子 加深對水稻內質網脅迫應答機制的理解
- 調控糖酸風味的遺傳密碼 創造人們更喜歡的糖酸比
- 研究團隊在能谷相關拓撲絕緣體芯片結構中實現量子干涉
- 全新信號通路 為癌癥等代謝失調相關疾病的干預提供新思路
- 我國研究員合力攻關 證實嚙齒目豬尾鼠屬也具有回聲定位能力
- 緊湊環注入對磁約束等離子體裝置進行燃料注入 提升等離子體密度
- 透明電視、三維顯微鏡,創新周快來建鄴打卡黑科技展!
- X射線激活的前藥系統助力腫瘤精準治療 定向癌癥放化療的新時代
- 三維超輕復合氣凝膠材料 讓復合氣凝膠擁有吸波“超能力”
- 寬溫域電池可延長使用壽命 寬溫域電解液可保證電池安全性
- 上海交大發布“碳系列指數” 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 借鑒大腦學習機制 探索通用AI新方向
- 閉環診療模式對腫瘤患兒“全程管理” 為患兒爭取更多生存機會
- “全自動自助藥房”投入使用 為患者24小時提供無接觸式自助服務
- 全新因子TMBIM1為治療肥胖相關代謝紊亂提供了新分子靶點
- 微米級耳科專用CT設備擁有一雙“火眼金睛” 讓耳部疾病無處遁形
- 航天器在地球上進行微低重力“模擬考” 檢測各項性能為飛入太空把關
- 我國載人潛水器發展后來居上 未來遨游在世界海洋的最深處
- 鋰離子電池的多個分支可導致電動汽車電池起火
- 石墨烯檢測到新冠病毒 或有望快速檢測出新冠病毒及其變異毒株
- 科技和產業項目占半壁江山 為高質量發展輸出“硬核動力”
- 飛秒激光殺毒裝置可瞬間滅殺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各種病毒和細菌
- 浙江省深化科體改革激發創新動能 “15條”實施意見并行發力
- 長慶油田勘探出我國儲量規模最大的頁巖油大油田 地質儲量超10億噸
- 師昌緒堅持科研成果要推廣到實用 倡導材料科學與工業應用相結合
- 智能口罩帶集成傳感器 可直接檢測人體呼出氣是否含有病毒病原體
- OPPO小布助手大學生技能挑戰大賽收官在即,8萬元獎金花落誰家?
- 司法保護+行政執法雙驅動!反不正當競爭論壇助力知識產權強國
- 專訪航天員中心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 為大家揭開航天面紗
- “中山大學”號在東海完成試航 該船是我國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
- 國產首臺大直徑硬巖掘進機“雪域先鋒號”下線 將用于青藏高原路網建設
- 我國自主研發的科維福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在云南昆明正式接種
- 高達270米的特大懸索橋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索塔完成封頂
- 柔性材料上可生產出長度不到100納米的原子級薄晶體管
- 新研究表明伽馬射線暴可以由大規模有序磁場提供動力
- 歐洲最強大的量子系統 IBM量子計算機在德國巴符州投入使用
- 中法科創合作大為可期大有作為 加強國際科創合作是大勢所趨
- 國產超導二極磁體磁場強度超12特斯拉 達到超導線材臨界性能85%以上
- 我國首例球囊式肩袖功能重建手術 借助全新球囊技術讓患者獲益
- 航天510所研制共計43臺/套智能設備為航天員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 中國新型顯示產業去年營收占全球營收達40% 增速領先全球
- 無人車從成本上替代網約車 自動駕駛進入落地商用的“下半場”
- 門頭溝與百度推進開展無人駕駛山區道路測試 并將打造AI計算中心
- “液態陽光”助力蘭州新區全力打造“專精特新”綠色化工園區
- “花粉DNA元條形碼”檢測技術 能夠快速準確地辨認蜜源植物種類